从产权角度划分

  • 开发持有:涉及产业链 “项目立项 — 融资买地 — 规划设计 — 施工建造 — 竣工交付 — 出租” 的整个流程。开发商拥有独立产权,通过长期出租获取租金收益,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。典型代表企业是 SOHO 中国。

  • 购买持有:投资者购入写字楼物业,不以长期持有运营为目的,主要通过购入售出之间的价格差,或者购入后进行改造升级再出售来获得收益。基汇资本是这类模式的代表。

  • 租赁持有:运营企业通过长期租赁方式获取物业,加以改造装修后对外出租。运营企业不持有资产,但需要支付资产的长期租金和投资改造装修。可细分为产业式、孵化式、物业式等。

从租售策略角度划分

  • 只租不售模式:商业地产建成后,开发商拥有产权,通过招商引入租户,以租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。物业可通过商业运营进入资本市场实现融资,如以地产抵押向银行融资或通过基金会等机构融资。

  • 挂牌出售模式:建设装修完成后单纯出售写字楼。但受制于商业地产变现难、流动性差、税率高等缺点,这种模式已不太适应时代发展,整体出售难且资金回笼慢,自身经营又需持续投入资金。

  • 租售结合模式:底层商铺等部分物业可出售,写字楼及其他场所用于出租。开发商可自行运营,也可聘请专业运营服务商,综合了出租和出售的优势,一定程度上平衡了资金回笼和长期收益。

从运营主体及规模角度划分

  • 单楼运营:开发商专注于单一写字楼的运营管理,管理相对简便,资源分配更集中,能轻松掌控楼内各类运营细节,在品牌塑造和市场推广方面更具一致性,但难以实现规模效应,面临市场波动或租户流失时经营风险较大。

  • 多楼运营:开发商同时管理多个写字楼项目,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规模效应,通过统一采购、统一管理等方式在多个项目间共享资源,降低成本,但需要建立更完善的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来确保各项目高效运行。



电话: 173-9289-2504